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扑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道,他现在也没有多少好办法了,只要差不多可行的,都可以一试.对于朝鲜的情况,他也还算比较了解的.朝鲜人这几十年来都十分的稳定,派遣几万兵马与拿出几百万银两并不成问题.

    从前明崇祯九年,按照朝鲜历计算就是仁祖十四年,清廷的崇德元年,那时候皇太极正式由汗改称皇帝,改国号大清,族名满洲.皇太极在登基之前就事先将此事通报了朝鲜,希望朝鲜参与劝进.当时的朝鲜国当然是闻讯大哗,他们与当时的后金可是积怨已久,积累了将近十年的憎恶,羞辱情绪一并迸发.当时的朝鲜臣僚纷纷痛切陈词,什么"使彼虏得知我国之所秉守,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.则虽以国毙,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".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,仁祖拒不接见后金使团,不接受其来书.后金使团愤然离开汉城,沿途百姓"观者塞路,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".该年四月,皇太极在沈阳正式举行称帝大典,朝鲜使臣罗德宪,李廓拒不下拜.

    可想而知当时皇太极是何等的气愤,他认为这完全就是朝鲜国王有意构怨,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,皇太极以朝鲜违背盟约为由,准备入侵朝鲜.于是他派济尔哈朗守渖阳,阿济格,阿巴泰守辽河入海口以遏明军,皇太极亲自率领清军十二万入侵朝鲜.皇太极令多尔衮,豪格分统左翼满洲,蒙古兵,从宽甸入长山口;户部承政马福塔等率兵三百人突袭朝鲜王都汉阳城,多铎,岳托等人率数千兵马接应.皇太极与代善率其他各路军马进攻朝鲜.

    可以说那时候的满洲铁骑的确是十分强大的,新成立大清国的大将马福塔,多铎等部迅速袭败了朝鲜汉阳守军,朝鲜仁祖不得不迁王族于江华岛避难,自己则退守南汉山城.随后清军主力渡镇江,占领郭山城,定州,安州不战而降.清军乘临津江结冰之际渡江攻占汉阳,会合各部包围南汉山城.

    朝鲜各处守军见国王被围,纷纷前来支援,但先后被清军击败.到了崇德二年正月,清兵又先后击败了全罗道,忠清道等地的援军.朝鲜仁祖向清军求和.皇太极恐朝鲜再次反清,遣多尔衮袭破江华岛,俘虏朝鲜王妃,王子,宗室,群臣家属等众.皇太极遣使,要求朝鲜仁祖出城投降.仁祖将亲明反清的主要人物弘文馆校理尹集,修撰吴达济及台谏官洪翼汉缚献清军,随后出城,脱王服.改穿青衣,在三田渡拜见皇太极,行三跪九叩之礼.

    之后两国便正式签订了协议.朝鲜自那时起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.接受清朝的册封,朝鲜朝鲜仁祖向皇太极行大礼并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.朝鲜仁祖以其长子李溰,次子李渂赴清朝作人质.世子李溰长居沈阳,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.朝鲜要向清朝朝贡,每年黄金五百两,白银五千两,水牛角二百对,貂皮百张,鹿皮百张,茶千包,水獭皮四百张,青黍皮三百张,胡椒十石,五爪龙席四领,花席四十领,白苎布二百疋,绵绸二千疋,细麻布四百疋,细布万疋,布四千疋,米万包等等.

    另外那时候皇太极还要求攻打明朝所属的岛屿皮岛时,朝鲜必须出兵,出战船至少五十艘协助,清朝还禁止了朝鲜大量修建城堡等防御工事.在一系列仪式之后,朝鲜服属了清朝统治.并在三田渡地区建立"大清皇帝功德碑",然后皇太极才撤军归国.

    在满洲贵族的军队入侵朝鲜的过程中,朝鲜其实对明朝一直怀着等待拯救的信念.甚至打算国家灭亡也不对满洲人投降.丙子虏乱中,国王的态度是"唯望父母邦之来救矣"."壬辰之役,微天朝则不能复国,至今君臣上下.相保而不为鱼者.其谁之力也?今虽不幸而大祸迫至,犹当有陨而无二也.不然,将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乎?".宁愿灭亡也不愿背离华夏,重要的理由还有无法面对"天下后世".这一切的动机背后是巨大的伦理决择与价值判断.朝鲜"宁获过于大国(指满清),不忍负皇明".而在战败被迫投降之后,即使是"身在满营心在汉",朝鲜国王仍在自身心理的道德自律感上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感."正月朔乙丑,上于宫庭设位西向中原哭拜.为皇明也.".而在其子孝宗国王的记载中,这位仁祖大王每当"语及皇明.至于呜咽不能言".由于此种内在的道德压力与深切自责,朝鲜国甚至在发生了虚造的传言.据说"(日本)关白执政辈,以朝鲜与鞑靼合,莫不骇愤,将欲兴师而来".惊恐之中,正是集体意识中对道德要求的执着与自责意识.

    清朝通过这一次战争,就将五十万朝鲜人作为俘虏押回了国充作奴隶,并掠走朝鲜大量物资,虽然后来朝鲜政府向清朝支付赎金赎回了一些人,但那之时极少一部分.这可是相当不小的数字了,当时清廷每一次入关劫掠人口钱粮,也从来没有过掳掠四五十万汉族人口的,十万二十万倒是差不多,朝鲜一下子被俘虏了那么多,可是对关内还要狠了.

    虽然朝鲜屈服于清廷的统治,但朝鲜人对清廷还是非常反感,一直暗中称呼清朝为"胡虏".这种敌对的称呼和态度,在朝鲜的书籍记载中比比皆是.朝鲜方面仅仅在外交上使用清廷年号,在国内则不使用,称为"某某王某某年",例如"仁祖大王十二年"等等.不少士人尊崇明朝,使用"后崇祯"年号,致使"崇祯

    祯"这个年号被朝鲜士人沿用数百年.而在朝鲜孝宗在位期间,朝鲜甚至密谋起兵,联合日本江户幕府,南明反对满清,不过此时康熙与索额图等不知道的是,朝鲜正准备派遣使臣秘密前往福建,湖南,准备联合吴三桂,耿精忠一起攻击清廷.

    朝鲜本就具有高度发达的儒家文明,以"小中华"自居的朝鲜沦为落后的山林狩猎民族建立起来清朝的藩属国,直到此时朝鲜都是令君臣黎民痛心疾首的事情,丙子虏乱对朝鲜社会,文化的冲击非常大,国王和两班的权威一落千丈.清廷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征索,这也加重了朝鲜的负担.经济掠夺,政治欺压,文化差异,使得半个世纪过了,朝鲜思明反清的情绪一直都还是社会思潮的主流.

    在华夷秩序的天道伦理之应然性中,"华夏"即意味着对高尚的文化与族群正义性,对中华的彻骨认同即是对文化与族群尊严的彻骨认同.因此,朝鲜也向来乐于自已"小中华"的美称."吾东方自箕子以来,教化大行,男有烈士之风,女有贞正之俗,史称小中华"."山川险隘,人民多贫.只以稍遵礼俗,自古中国亦许之小中华".虽然在后世的时候,南朝鲜的国民忘记了自己的历史,但是这个时候不得不说还是很好的.

    康熙没有犹豫,一下子就同意了索额图的建议,这也是是源自于先前顺治朝时期的两次要求朝鲜出兵.那时候顺治两次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清军在东北作战,扫荡入侵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.那么这次在要求朝鲜出兵,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.至于说朝鲜会反驳他的圣旨,他可不认为朝鲜敢这么做.事实上真的如此吗?(未完待续)

    .

    ;更新第一,全文字,无弹窗!网址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